皮具加工厂的利润:像盈鑫这类的小加工企业,规模小,员工相对较少,产品较为单一,有很多人会认为,船小好调头,成本会较低。相对大企业来说,盈鑫这类的加工企业抗风险能力肯定是比较低的,但是他们也是小投资,而且在各种生产材料价格不断上攀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可能会更脆弱,纯成本比
李钦给我们计算了一下他们厂的一些账目,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类企业会有更加明晰的线索。
成本账:物价飞涨,小本经营开支越来越大
开厂成本。开厂期间,投资2万元购置一些基本的设备以及必须的材料,这还不包括招人费用、日常的成本支出,以及前期工作的一些支出,2万元只不过是打好一个基本框架,而框架里面还要不断投入,才能完善。
日常成本。这包括水电费,厂房租,工人工资,以及一些日常必需的基本材料的费用,还有交通费用。李钦表示,由于他们这行大都是包住宿和伙食的,所以日常成本还要算上这些。据了解,盈鑫工人最低工资1300元/月,相对高级点员工不止这个数目,还会更多。现在盈鑫工人大概是15人左右,按最低工资来算,这部分的工资支出每月接近2万元,但实际上并不止这个数目。“现在食物涨价也很快,煤气,食用油等方面的支出都是一笔不少的数,还要租宿舍,没钱真的寸步难行。”李钦说,“随着物价的上涨,厂租也随着上涨,现在电又开始涨了,一些基本材料也涨了,原来每个月的成本大概4万元左右,现在可能不行了。油价也涨了,每个月的交通费可能都要增加几千元。”由于自己厂还没有车,所以李钦都要通过电话预约小面的,小货的去市场购买材料,给外贸公司送货,甚至给委托加工厂送材料。有员工表示,这些交通费其实很多都不是由本公司里出的,如给外贸公司送货,因为我们只是按要求把货做出来,剩下的是外贸公司自己的事,而且外贸公司大都是在离这里较远的市区里,手袋出格一次小批量的货光交通费都要一两百块,可能就是这批货的利润了。还有给加工厂送材料,这都可以让加工厂来消化这些成本的,但是老板为了和外贸公司打下一个好的关系,让委托加工厂能够尽快地把订单完成,他都主动把这些成本抗下来,这就给原本就非常微薄的利润再次削减,企业现在只有投入而没有收入这方面可能也有一定的原因吧。此外还有通讯费等等一些小的费用,累计起来就是一个大的数目了。
材料成本。李钦说,这个才是最大的成本,由于石油的价格不断上升,我们的加工厂都是用这些化工产品来作为材料的,上涨的成本也是由我们这样低端的加工厂消化,原材料涨价了,我们做的是传统产品,价格又很难提上去。
受到进口税率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输往中国大陆的皮革原材料价格预计将全线涨价。中国皮革协会皮具分会的相关负责人就此事介绍,这几年,中国进口皮革的原材料成本一直在上涨。原油价格飙涨带动化工产品涨价,使得辅料原料也随之涨价,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所增加。据其透露,国际油价高涨导致制包用原辅料价格暴涨,出口皮具原辅料价格上涨尤其明显。在与皮具制品相关的塑胶五金行业,油价的上涨几乎压得企业没有利润,塑胶的主要成分是乙烯,而乙烯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2007年,乙烯的价格每吨为8000多元人民币,现在已涨到9000多元,而且上涨的势头还在继续。狮岭皮革皮具商会秘书长黄耀新表示在皮具销售价格缺乏提升空间时,原辅材料却上升了5%,这就大大加重了中小加工企业的成本负担。
据介绍,在盈鑫,加工的材料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选择,而有些材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使得原来并不丰厚的利润更是日渐衰微。工量大的订单,他们要看看客户什么需求,自己能不能承担成本,正因为这样,导致很多订单白白流失掉。“因为这些材料成本是多方面的,每一款产品所用的材料都不同,客户需求也不同,这很难用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据表达出来。”盈鑫有关负责人表示。“打个比方说,现在最普通的环保袋的一般售价大概是4-5元左右一个,而我们加工的材料成本就达到了3元,还有加上人工成本和其他的一些成本,一个袋子的总成本就3.6元左右,而且还要给其他委托加工厂加工费,自己拿到只有一点点。”李钦解释说。
利润账:外贸公司吃大块的肉,中介翻译吃小点的,生产者只能吃汤渣
对于利润账,李钦用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他说,对于利润这块,就像一锅汤,除了美味的汤外,里面还有很多肉和一些碎材料,外贸公司是吃大头的,他们吃的是大块的肉,喝得是最新鲜的汤,其次是翻译,他们吃的是稍微小点的肉,不那么新鲜的汤,他们吃过之后,剩下的才是我们加工厂的,里面剩的根本就是一些汤渣,有时候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吃到一点点肉碎和汤水,这些“汤渣”有时候还要和一些同类的企业分享。可想而知,我们的利润有多少了。现在的利润其实不够日常的开支,自己还需要倒贴一部分才能够维持日常的开支,可以说是负利润。
据了解,盈鑫这类企业加工的产品外销的利润大概是15%-20%,在这些利润中,大块吃肉喝靓汤的外贸公司大概占了70%-80%的份额,而这些公司的翻译也能够吃到10%-15%的肥水,加工厂就是只能拿到5%-15%左右的份额。由于这类企业加工的产品都是比较初级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所以很多加工企业每个产品就只能拿到几毛钱的利润。“其实真正赚钱是国外的销售公司”,在记者随着盈鑫送货车给外贸公司送货的路上,一个外贸公司手袋出格的人士如此表示。他说,这批货是出口到加拿大的,是通过海运过去的,这样费用相对较低。这批是比较低层次的环保购物袋,在加拿大可以卖到5加元左右,这将近30元人民币了,而我们外贸公司出货价也不超过10元人民币,他们赚的才是大头,他们看中的就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但是没办法,你不做还很多人等着做。
盈鑫在做外单的时候,有内单也会做,但是这样的订单利润就比较少。直接加工的话,赚的也是一点加工费。如果是自己的产品,每个袋子的利润也只有5%-10%,这种订单比较小,而且成本也比较高,总的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外单。
环境账:中小企业在利润分配中不对等
据了解,像盈鑫这样的皮具制品加工企业的情况基本差不多,有的状况更差,甚至关门倒闭。大部分都在苦苦支撑着,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对于未来的日子,李钦说,现在每天都是熬过来的,各种问题一个叠着一个来,无论以后怎样,都投了那么多钱进去了,无论如何都要把企
通过成本和利润的对比,可以发现,现在这类中小企业的基本都是负利润状态。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劳动成本也跟着相应上涨,加上整体环境不理想,恶性竞争激烈,没有合理的引导,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是十分脆弱的。他们赖以生存的低劳动成本,现在已一去不复返了,很多时候劳动成本还成了企业沉重的负担。但是也有很多企业却招不到人,更别说技术过硬的手袋出格员工了。成本不断升高,利润那头却没有相应提高。迫于各方面的成本的上涨,很多企业也给自己的产品升价,但考虑到国际整体经济环境的状况,以及客户的接受程度,他们的提价是非常少的,根本跑不赢成本的增长速度。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提高价格是为了消化成本的上涨,但也会丧失不少订单,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国际次贷风波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很多外商都是考虑他自身的效益问题,中国方面产品开始提价也使得部分外商开始到便宜的市场寻找货物,比如一些东南亚的一些新兴市场。
据了解,即使中国这类出口货物开始提价,这些提价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少的,也是非常合理的,外商的利润依然还有保障,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他们可能不习惯中国的加工企业要分享属于他们的利润,他们追求的就是利润最大化。中国的加工企业和国外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其实是不平等的,正因为这种不平等,造成了很多中国加工企业入不敷出,处于负利润的状态。而中国的加工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开发市场的能力,为了生存,也只能被迫接受这种利润分配模式,这样下去,时间长了,这些加工企业就撑不下去,只能关门倒闭。